【全球速看料】动力电池回收江湖:千亿的买卖,「倒爷」扎堆淘金
当新能源汽车以迅猛势头在市场上攻城掠地,动力电池回收的热度也持续走高。如何处理废旧动力电池,在这个被行家视为千亿蓝海的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也成为参与者们关心的话题。
根据动力电池平均寿命5-8年测算,第一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即将进入退役高峰期。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将达到96万吨。按各类型电池单吨回收收入测算,对应市场空间远超过千亿元。
【资料图】
12月5日,吉利在江西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正式涉足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达10万吨。当电池成本居高不下,产业链利润不断向上游集中,面对利润空间的挤压,车企不得不将触角伸向动力电池回收,通过回收再利用抄近路开启降本增效之路。
放眼望去,如今这个千亿规模的车轮上的矿山,已经聚集了第三方回收企业、电池厂商、车企等各路资本,还有一头扎进风口的“小作坊”。一场动力电池淘金之旅也自此开始了。
01
烫手的金矿
车企加入抢矿大军已不新鲜,当其又将目光投向电池回收,国内主营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格林美在互动平台上对投资者的回答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相比于采购原矿,格林美回收碳酸锂的成本要比前者低10%。今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均价报57万元/吨,较2020年6月的价格洼地已经增长超过12倍。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走高,废旧动力电池的价格也跟着翻了数倍,即便从笼统的行业数字也不难看出其中各路玩家的疯狂。数据显示,在2021年和2022年,国内电池回收企业的数量分别增加了2.5万家、3.5万家。
通常,动力电池退役后会由消费者直接返还给4S店或回收网点,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5万个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信息中,属于主机厂的网点占比达到了95%以上。
在这些网点中,废旧动力电池会直接或间接通过车企交由电池回收企业用于再生利用或梯次利用。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前者是通过湿法冶金、火法冶金的方式将电芯破碎成粉末,再加入各种化学试剂将其中所包含的镍、钴、锰、锂等化学元素以“盐”的形式萃取出来,最终回到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的电池正极、前驱体等厂商完成回收再利用。
而后者则是通过拆解电池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退役电池包拆解成“小型电池包”应用在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
11月16日,工信部公布第四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因为入选意味着将以“正规军”的身份从事动力电池回收,该企业名单也被业内称为“白名单”。这一次,白名单中的企业数量已经被扩充至88家。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正规军”的扩充速度,还是实际的市场表现,都证明了在锂资源短缺、原材料价格飙涨的当下,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的迫切需求。
作为首批进入白名单的企业之一,动力电池回收也成为格林美今年业绩表现中最大的增长点。
根据财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格林美累计回收动力电池12000余吨(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实现销售收入46,270.14万元,同比增长297.73%,全面进入盈利阶段。其预计未来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盈利能力还将不断增长。
事实上,不止是个别企业,Wind数据显示,电池回收概念股整体净利润表现良好。今年前三季度,锂电池回收概念股板块中,41家概念股中30家实现营收大幅增长;21家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其中12家增幅超100%。
越来越多的VC和PE也在扎堆涌入。近期,在完成B+轮融资仅一个多月,位于广东肇庆的锂电回收企业金晟新能就启动了上市进程。
凭借废旧电池生意,其今年完成了两轮融资,共吸引了13家投资机构参与,背后股东包括电池制造商、整车厂、4S店经销集团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玩家。而这几乎是今年以来,锂电池回收行业投融资方向的缩影。
在动力电池的退役之旅中,相比于回收企业,从2021年相继下场的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在内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和锂矿企业也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一方面,头部动力电池厂商们除电池整包业务以外,大多也在储能领域有所布局,其已经具备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方式下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销售能力。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回落,电池厂商也急需卡位回收处理,从而实现提高原料的上游议价能力,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表示,宁德时代正在加强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因为电池里面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重复进行利用。目前,宁德时代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99.3%,锂达到90%以上。到2035年后,宁德时代循环利用退役电池中的材料就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市场需求。
02
小作坊“捡漏”
作为电池回收这行的新人,李峰没有赶上好日子。今年年初,他通过朋友介绍入局,其听闻最多的故事版本是,两年前,他们如何将动力电池分容成电子烟电池,仅靠这项业务,逐步从三五个人的团队发展为百人左右的公司。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底,国内电池回收现存企业超过7万家。参照目前白名单的企业数量,便不难看出,比起重量级的正规军,在电池回收的隐秘江湖里,数万家的“小作坊”才是主流。
它们时刻关注着电池的流向,并随时做出调整。这两年,当越来越多的人盯上电子烟电池,加之整个市场逐渐走下坡路,李峰所在的团队不得不重新将目光投向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本身。
李峰表示目前团队回收单个动力电池包的利润率在10%-20%左右,他估计,公司早期的利润率能达到数倍以上。
为了稳定货源,李峰表示团队直接与电池厂合作。每个季度,几万个到百万个不等的B品或C品电池从大大小小的电池厂流向回收公司。
目前新能源汽车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因为磷酸铁锂电池在寿命、循环和安全性能方面表现较好,又不含钴、镍等价值较高的金属材料,回收经济性低,所以多用于梯次利用。
不过与大型回收企业及电池厂的方向不同,废旧电池包通过小作坊之手后,大部分并不能流通至储能领域,而是低速四轮、两轮电动车,甚至是电子烟。
据李峰介绍,A品电池由电池厂直接供货给主机厂,而B、C品电池则会因为外观破损、电压不够等各种原因流通到回收环节。这些废弃的电池通过修复、测试后,再被卖向低速电动车厂等。
利益驱使下,大量的电池贩子也开始在市场里寻求商机。原本从事房地产销售的周道从短视频平台上的回收致富故事里得知这个赚钱机会,他辞掉愈发不景气的工作,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自学了物理、化学知识。因为没有技术、又没有钱买入设备,他只能从“倒爷”开始干起。
他只身一人游走在车主、车行以及两轮、三轮电动车电池厂之间,入行半年,周道的业务规模从一个月回收几十度的电池,提升到几百度。而他所要做的,也仅仅是将单个电池包拆解成独立电芯,再交由两轮、三轮电动车电池厂进行处理。
在他看来,这捡漏般的生意,虽然谈不上赚得盆满钵满,但按照每度电300元-500元的行价收购,再加价50元左右卖出,自己每个月也能月入万元。
不过市场总是波动的。今年由于锂价格持续走高,入行不久,周道就上调了价格,“最近锂价格有下跌趋势,收和卖的价格又得调整了。”
鱼龙混杂的市场里聚集了形形色色的玩家,如今不论是二手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上,搜索“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都能够找到大量的商家。李峰和周道感慨,找货途中更是分秒必争,“有时候谈生意中间接个电话的功夫,这批货就被同行抢走了。”
03
技术决定上限
虽然参与倒腾废旧电池还能赚到钱,但受限于技术和规模,从长远来看,小作坊的前景并不乐观。
周道发现,危险和不稳定性存在于各个环节。因为规模小,周道只能通过外包第三方运货卡车来送货,但因为缺少专业知识,在一次运输途中,一批货中的电池由于货物积压,且无绝缘保护而短路烧坏钢板,“差点烧毁了所有的电池”。
除此之外,据业内人士介绍,湿法冶炼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方法之一,虽然技术门槛并不高,但需要工厂具备成熟的回收流水线,包括昂贵的设备以及各类化学试剂等。
小作坊不仅很难同时拥有设备及化学试剂资源,也不足以形成规模效益。受限于此,大部分小作坊只得通过物理方式处理废旧电池。但即便如此,小作坊的回收生意也逐渐能看得到天花板。
李峰坦言,随着越来越多大企业的加入,如今其生存空间正急速缩小。
比如作为小作坊们的主要回收对象之一,“18650动力电池”的拆解、处理难度低,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要求越来越高,制造流程要求越来越严苛,以该电池为首的上一代动力电池正在慢慢被淘汰。
主力回收对象慢慢退出流通市场,新型电池的回收门槛对小作坊们而言又太高,“新型电池回收处理难度太大,而且电池厂们的制造技术也在提升,报废率越来越低,(小作坊)已经没办法得到大批B、C品电池了。”
电池运输途中发生短路 来源:受访者供图
因为电池质量、制造技术、回收技术门槛的提升,在打击小作坊的同时,也为大企业们的入场做好了准备。
比亚迪对未来汽车日报表示,虽然小作坊对电池的处理较为灵活,但企业在回收技术、品牌竞争力、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均优于民间作坊。
今年4月,比亚迪在浙江台州成立了台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由比亚迪间接全资持股,该公司经营范围除电池制造销售以外,还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新材料技术研发等。
一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人士表示,随着动力电池产品越来越趋于标准化,电池回收的产线也将趋于标准化,“这有利于提高电池回收的效率,现阶段回收企业投入的成本也会被均摊。”
不论是电池本身的技术门槛以及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还是白名单的发布,都意味着电池回收市场正在向规模化、规范化市场靠拢。对于回收企业而言,想要长久立足,仍需研发新技术以最大化回收效率。
(文中李峰、周道为化名。)